分家析产典型案例:一次撤诉背后的九次调解
日前,三峡移民何兰(文中均为化名)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更楼法庭撤回了起诉。至此,一宗普通的三峡移民分家析产案的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欢。而更楼法庭“九下吉利村”调解的故事在当地“三峡移民村”一时间传为佳话。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李文老汉与儿子李学、和两个孙女因为三峡工程的关系2002年8月从重庆市巫山县移民到更合镇吉利村,李文的老伴张菊和儿媳何兰亦随迁到吉利村。因为何兰、张菊在巫山县时已获合理安置,所以在更合镇并没有享受房屋、田地及其他补助款的分配。天有不测风云,刚安下家不到一年,儿子李学就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从那以后,儿媳何兰带着两个女儿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拿到李学的死亡赔偿金后,全家对吉利村的住房进行了扩建。房屋建好后,李文老汉将二层的三间房子出租给他人,租金由其收取,弥补家用。
在李学去世一年多后,儿媳何兰为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希望和公婆分家,各自生活。但让她没有料到的是两老人对此极为反对,他们认为何兰是随迁户口,儿子李学的遗产、房屋等财产都与其无关,扩建的房子是用儿子的死亡补偿款所建,房屋也没有她的份。为此,何兰与两老人的关系日趋紧张,矛盾日益加剧。
之后双方多次到村委会、镇社会事务办、镇司法所、区移民办请求解决纠纷,经过多方努力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一气之下,今年2月,何兰与二个女儿将两位老人告上法庭,请求分割李学的遗产。
案子打到了更楼法庭,法官们看出这个案子不好办!当事人双方一方是孤儿寡母,一方是老年丧子的白发老人,而且已经拖了这么久,在移民村里反响很大,村民有支持两位老人的,认为儿媳年轻不懂事;也有体谅儿媳的,认为她有权拿回她应得的,是两个老人太守旧。现在大家把眼睛又全盯在了法院,更楼法庭的庭长陈顺昌深知这案子若处理不当就会损害三峡移民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信心和信任。为慎重起见,他亲自承办了这起案件。
鉴于该案在移民村的影响,更楼法庭确定了“多方调解,确保和睦”的调处思路。为做好调解,2005年2月25日,陈庭长第一次来到被告人李文家中送达,以便先了解情况并作好开庭前的工作,陈庭长特意邀请了移民村村长邹厚平一同前往,一来请邹村长当个四川话的翻译;二来他熟悉情况,可以当个调解中间人。在这次送达过程中,陈庭长清楚地发现了双方矛盾的焦点,从李家出来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走访镇社会事务办、妇联、村委会、司法所和移民办等部门,了解当事人起诉前到这些部门请求解决纠纷时的情况以及相关的移民政策。在深入地了解案情的过程中,陈庭长愈发坚定了最初制定的“多方调解,确保和睦”的思路。从那以后,小小的吉利村就成了老陈常去的地方,一次、二次、三次……整整八次,为了这个案子,老陈放弃了休息时间,利用中午、晚上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讲法、说理、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