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23日
免费咨询热线
133-700-11000
首席律师
上海律师尤辰荣形象照片
  • 姓名:尤辰荣(19年资深律师)      
  • 职务:高级合伙人律师      
  • 手机:133-700-11000      
  • 证号:13101200410268604
  • 机构:上海英恒律师事务所
  • 地址:漕溪北路18号上海实业大厦34楼C座
  • (温馨提示:来访前务必电话预约,否则不予接待)
上海律师尤辰荣个人微信号
留言咨询






    抚养费标准十二问
    发布时间:2017-07-03 09:03:00作者: 上海律师网浏览量:1,022 ℃

      一、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哪几项?

      根据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 、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二、法院确定抚养费的标准?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三、抚养费如何确定具体数额?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四、抚养费一般怎么给付?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五、子女抚养费由一方全部负担可以吗?

      1、如果协商一致,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证据显示承担全部抚养费的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2、即使达成上述协议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六、孩子的抚养费应给到几时?

      1、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七、成年的子女还需要父母拿抚养费吗?

      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刑之一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八、什么情况下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

      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法院应予支持: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九、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如何支付抚养费?

      根据司法解释,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十、继父母应否向继子女给付抚养费?

      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养,继父母也可以不给付继子女的抚养费;如果同意抚养,当然法律也认可。

      十一、养父母应否向养子女给付抚养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未表示反对,并与该子女形成关系的,离婚后,应由双方负担子女的抚育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始终反对的,离婚后,反对一方可不负担抚养费,由收养一方抚养该子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妻双方收养的子女,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后收养的子女,在没有解除前,应按照法律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承担养子女的抚养费。

      十二、父母一方擅自给孩子改姓,另一方可否拒付抚养费?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但是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本文对我有帮助?点击【右下角】的菜单里的"分享"按钮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沪上找律师,就上沪律网~
    上海律师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