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继承人接受继承,应当承受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也就是说,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就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如果继承人放弃了遗产继承,则对被继承人的债务没有清偿责任。依照我国法律规定,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限定继承的原则。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
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程序和方法一般是:继承开始以后,各个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之前,应首先用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财产来清偿被继承人遗留的债务,清偿后剩余的财产,才作为实际存在的遗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来进行分割。也可以继承开始以后,各个继承人先根据遗嘱或者法律规定对遗产进行分割,然后按照各自所继承到的遗产份额的多少,按比例分别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责任。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同时继承遗产时,从原则上讲...
在分割遗产时,各继承人除严格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养老育幼、优先照顾缺乏劳动能力和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提倡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
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因此,继承人在分割遗产前要注意死者是否留有遗嘱,如果留有遗嘱,首先应按遗嘱继...
案情回顾:
台某、田某夫妻二人有一养子小台,二人拥有楼房一套。1995年11月,台某因病死亡。2003年6月,田某与侄儿小田、侄媳小张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并经公证处出具公证书载明:台某生前与其妻田某拥有楼房一套。台某生前无遗嘱。台某的父母亲均先于其死亡。台某与田某婚后无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死者台某的上述遗产应由其妻田某继承。附后的遗赠扶养协议载明:小田、小张夫妇负责田某的衣、食、住、行...
如何制作遗产分割协议?
遗产分割协议,是指依法应当继承遗产的继承人以及有关当事人之间,就遗产分配问题协商一致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继承人对遗产分配问题一旦达成一致意见时,就应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以免日后发生争执。
遗产分割协议,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各继承人和有关人员(如未成年继承人的监护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职业以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等。
2、遗...
导读:根据相关规定,被继承人生前未设立遗嘱继承或遗赠,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遗嘱所涉及的遗产;遗嘱未处分的部分遗产;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这些情形均适用法定继承,那么,法定继承中,继承遗产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看本文介绍:
法定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
到明年,《继承法》就通过30年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很焦虑,他认为,这部早在1985年颁布的法律,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
专家吁《继承法》大修:配偶作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妥
其中,遗嘱形式、继承范围、继承人顺序等《继承法》的几个重要方面,都亟待修改。
迫在眉睫的修法
据杨立新教授介绍,现行的《继承法》颁布时间在1985年,那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民法通则》也要次年...
据报道,最近有专家呼吁修改《继承法》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我国《继承法》颁布于1985年4月10日,将近30年未作修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继承法的很多内容已经备受争议。例如,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有专家就认为,父母在继承法中的顺序应予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教授:父母是不是可以作为第一顺序可能这块争议比较...
遗产继承之前之所以先要进行析产,是由于遗产只能是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在认定遗产范围时必须将其个人财产与他人财产加以区分。财产共有多以一定身份关系或契约关系存在为前提,当被继承人为财产共有人之一时,继承开始后应将其份额从共有财产中分割出来作为遗产加以继承。既不能将全部共有财产作为遗产来继承,也不能将共有财产中的遗产部分忽视,因此我们需要先行进行析产,以避免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在遗产继...
继承法将继承分为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的规定有继承权的人按照一定的继承顺序继承遗产的方式。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哪些人可享有继承权,可作为遗产的继承人。我国继承法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
1、配偶。
2、子女。《继承法》第10条中明确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