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其不能生效的遗嘱。这类遗嘱包括以下几种: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41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又有了行为能力,仍属于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
导读:所谓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其不能生效的遗嘱。这类遗嘱包括以下几种: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41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又有了行为能力,仍属于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
导读:遗嘱必须是具备遗嘱能力之人所为,符合法定要式者,才是一个在法律上有效的遗嘱。否则就是无效遗嘱。那么,无效遗嘱有几种类型?
根据我国继承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无效遗嘱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即使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后来具有了完全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二、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这种情形由于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应...
按《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1)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近日伊春市一违反社会公德的遗嘱被法院判定无效。
伊春市65岁的马老汉在病重期间立下了一个公证遗嘱,他把自己的彩电、冰箱等一部分财产遗赠给婚外同居2年之久的女子刘某。马老汉去世后,与其结婚46载的妻子孙某控制着全部财产,拒绝将遗嘱注明的一部分财产分给刘某。刘某多次索要未果,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遗嘱继承遗产。
受案法院审理认为,此遗嘱虽经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手续,是真实的,但这个遗嘱是马老汉...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按《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1)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其不能生效...
导读:江西的陈大妈最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想快点立下遗嘱,免得两个儿女为了一点家产就争得你死我活的,听说立遗嘱时一定要小心,因为可能存在无效遗嘱,她想咨询律师怎样的遗嘱无效?
律师解答:
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其不能生效的遗嘱。这类遗嘱包括以下几种: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
《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按《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1)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无效遗嘱是指订立遗嘱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其不能生效...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遗嘱自由原则,但这一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的。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下的遗嘱无效:
1、违反我国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遗嘱无效。继承法和任何其他法律一样,都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无效。例如,某遗嘱人有两个儿子,他生前立下遗嘱,两个儿子谁能生养一个男孩谁继承他的遗产,如果他死前两个儿子都生养男孩,则可均分他的遗产。这种基于男尊女卑和封建传宗接代思想...
1、遗赠抚养协议的有效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遗赠人和扶养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协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
(3)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无争议;财产为特定的、不易灭失;
(4)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5)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6)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7)担保人同意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