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央行121文出台。8月份央行又下令调高所有商业银行准备金。这预示央行从宏观调控角度将要收紧信贷,给快速增长的个人住房贷款降温。但与此同时,从各大商业银行方面得到的信息,他们又都面临放贷压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在不得不忍受“夹板气”的形势下,对于相对放贷最安全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只能靠提高服务和技术监管操作水准,以争取更多的贷款市场份额。银行住房个贷竞争逾演逾烈。对于消费者来说,银行竞争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辛事。那么,各银行住房信贷现在都有哪些变化,银行服务还有哪些不尽 人意,有待完善之处,本刊记者通过大量调查,力求使购房人对此有更深层的了解。
有关数据显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中,有至少85%的购房人需要申请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多家银行来争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北京所有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争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市场份额。但与庞大个贷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购房人在选择贷款时往往不甚了解银行贷款的政策规定,也不了解各银行服务及各种贷款品种间的差异,并且购房人贷款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按揭银行的选择权到还款品种的知情权,直至对于按揭相关付费是否合理都没有知情权或自主支配权利。这使得许多购房人在贷款时,多数情况下处于不利地位。
按揭银行,购房人能否自由选择?粗略统计,截止目前北京共有15家银行提供个人购房按揭贷款的服务。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不仅银行认识到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开发商也开始意识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房按揭贷款银行的选择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这将意味着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更高的服务质量。但与此同时,购房人必须知道,虽然有了选择的余地,但是自由选择按揭银行仍然不能实现。
据了解,现在,北京大部分在售楼盘的开发商都会与至少两个银行签定协议,为该项目的购房人提供个人购房按揭贷款,而且提供个人按揭的若干银行都会到售楼现场办公。之后,选择哪家银行完全可以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这也就是说,尽管开发商为潜在的购房人提供了比以前更多的选择,但是消费者仍然只能在开发商指定的几家银行当中选择,“绝对的”选择权仍然是不存在的。对此,许多购房人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焦点房地产网网友“老板1321”认为,作为按揭贷款的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消费者应该有权选择自己满意的银行,他说:“即使不能在短期内实现自由按揭,也应该建立起一种制度,使项目的潜在业主参加到按揭银行的选择过程中来,从而保证三方利益的共赢。”另一位名叫“REASONABLE”的网友在焦点房地产网的业主论坛中发表评论时说:所谓真正的“消费者主权”是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提供按揭贷款服务的银行。“在消费者有关数据显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中,有至少85%的购房人需要申请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多家银行来争夺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北京所有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争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市场份额。
但与庞大个贷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购房人在选择贷款时往往不甚了解银行贷款的政策规定,也不了解各银行服务及各种贷款品种间的差异,并且购房人在贷款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按揭银行的选择权到还款品种的知情权,直至对于按揭相关付费是否合理都没有知情权或自主支配权利。这使得许多购房人在贷款时,多数情况下处于不利地位。有了绝对的‘选择权’的时候,我们的利益才会得到真正的保障。”这位网友对现在售楼处内已有几家银行同时进场服务,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这是市场的一大进步,消费者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以前得不到的实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指出,这个问题往往涉及到银行与开发商的合作以及双方的利益,实质上是一个双方相互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往往要有诸多的影响因素。但是这样的一个直接影响消费者自身利益的过程却完全是由银行和开发商来协议商定,消费者并没有发言权,多数购房人认为这样的模式显失公平。
针对“自由按揭”的强烈市场要求,业界已经开始了尝试。民生银行已经推出了类似于“自由按揭”的“移动按揭”业务,也就是根据银行及有关方面的规定,贷款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与民生银行的借贷关系存续期间将按揭贷款转向其他银行继续还贷。但是业内外人士普遍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探索,其最终结局可能不容乐观,有与民生银行熟悉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移动按揭”现在的市场运行状况并没有达到相应的市场预期,最终结果如何也只能观望。网友“闪烁的星星”认为“移动按揭”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给予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这种“移动按揭”的手续过于繁杂,从而限制了普通消费者对于在“移动按揭”的使用。而有关业内人士则认为,“移动按揭”的复杂手续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和监管成本,银行从贷款中获得的利润下降,从而导致了这种新的按揭贷款模式的前景不被人看好。“毕竟银行是一个商业机构,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银行方面也不会有长久的热情去经营一项不赢利的业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尽管尝试遭遇了大的阻碍,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自由按揭”将是市场激烈竞争后必然得出的结果。北京汉华律师事务所胡凌律师表示,自由按揭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它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购房人作为按揭贷款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理应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他说。
与此同时,“开发商委托贴息贷款”也作为银行与开发商为业主提供的新的服务种类登上了竞争的舞台,但是这种以开发商提供资金通过银行为本项目发放按揭贷款的新模式没有得到众人的拥护。许多购房人对开发商贴息贷款还是将信将疑。焦点房地产网网友“何时住新房”就认为:这只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游戏而已,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这部分利息肯定会包含在房价之中。”所以,消费者普遍认为,实现按揭银行的可自由选择才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办法,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银行界及房地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规范,自由按揭的一天迟早要到来。”还款方式:消费者是否享有知情权?近日,由于采用不同的还款方式而引发的购房人与银行之间发生法律纠纷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对此,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协会理事、北京杜鸣估价师事务所总估价师杜鸣表示:这些报道显然扩大了各种还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中国没有实施自由浮动利率的背景下,由于利息率的统一,总的还款数额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虽然采用不同的还款方式造成总还款额相差近10万元的报道被业内人士认为有些夸张,但是他们也普遍承认,不同的还款方式对于消费者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精品家园市场调研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在97名受访者中有29人表示最关心不同的还款方式给消费者带来的利息支出的差别,占总量的2 9 .89%。网友“大梦”认为,之所以由于按揭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