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02月22日
免费咨询热线
133-700-11000
首席律师
上海律师尤辰荣形象照片
  • 姓名:尤辰荣(19年资深律师)      
  • 职务:高级合伙人律师      
  • 手机:133-700-11000      
  • 证号:13101200410268604
  • 机构:上海英恒律师事务所
  • 地址:漕溪北路18号上海实业大厦34楼C座
  • (温馨提示:来访前务必电话预约,否则不予接待)
上海律师尤辰荣个人微信号
留言咨询






    租房者收入难追房价涨幅
    发布时间:2017-07-03 09:03:00作者: 上海律师网浏览量:999 ℃

    房价节节攀升,年轻人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专家认为,许多早早买房的年轻人有攀比跟风、贪图享受等心理,因为在具备经济实力前完全可以租房住。此外,家家有房的老观念也不切实际,租房应成为部分人必须... 房价节节攀升,年轻人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专家认为,许多早早买房的年轻人有攀比跟风、贪图享受等心理,因为在具备经济实力前完全可以租房住。此外,家家有房的老观念也不切实际,租房应成为部分人必须适应的选择。

    买房,租房,真的只有字眼上的差别吗?当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对年轻夫妇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鲜明的答案。

    孩子出生成 黑户

    专家有专家的道理,可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 站在租的房子里,苏某明感慨地说。

    苏某明和妻子韩某思今年分别32岁和34岁,老家都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农村,是典型的由 跳龙门 成长起来的 新市民 。两人均于2005年研究生毕业,目前都在内蒙古一所大学任讲师。

    苏某明说,结婚之初,觉得考大学、读硕士、找工作都很顺利,工作也都在事业单位,虽然没啥积蓄、住房,可劲头很足。如今,夫妻俩时常为买房的事发愁!

    2008年,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67元。苏某明算账说,2005年刚工作时,夫妻俩每人每月实发的工资为1240元。去年评上讲师后,每人每月的实发工资提至1540元,加上每年1500元的岗位津贴,以及他假期去兄弟科研单位 帮忙 的收入,夫妻俩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2000元,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可眼下,他们一家三口和母亲住在租的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里,每月租金900元;三个大人,每月生活费最低600元;孩子每月仅奶粉就需4桶,加上其他零散开支,每月花费在800元以上。扣除这些花费,一家人每月最多节余7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当地的房价却直往上蹿。记者从呼和浩特房产管理局获悉,2004年底,呼和浩特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售价仅为每平方米1590元,目前每平方米已超过3000元。

    由于买不起房,2007年两人结婚后一直租房子住,至今已换了两次住所。考虑到收入低、房价高,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待有些积蓄时再改善住房条件,可今年1月女儿出生后,原有计划骤然被打乱了。

    苏某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韩某思对记者说,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过几年有了积蓄再买房,可眼下看,很多方面逼得砸锅卖铁也得买 租房没啥,可孩子不能总是 黑户 吧?再说今后孩子怎么上幼儿园、上学呢?

    实力积累难追房价涨幅

    苏某明一家租的房子很小:4平方米左右的客厅内,摆着一张茶几、三把木椅,人坐下都伸不开腿;厨房门口的一张旧课桌上,斜放着一台29英寸的彩电,桌下堆着水壶、马扎等杂物。门廊和卧室里,放着10来个装杂物、书籍的纸箱子,使房间显得更加拥挤。

    苏某明无奈地说: 租这么小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多元,与贷款买套小房子的月供额差不多,所以还不如咬咬牙买上一套!因为当前收入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早买压力早释放,否则钱似乎永远攒不够,而且还越差越多。

    考虑到家庭收入状况,苏某明与韩某思打算借助公积金贷款,购买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可是看了近40次房后他们发现,要么房子太大,要么价格过高,除了非常偏僻的没一套能买得起。

    为增加收入,苏某明想在校外兼职,可教学任务重得腾不出空。为此每到假期,他就利用专业特长到一家兄弟科研单位去 帮忙 ,每天包吃住还能挣80元钱补助。

    苏某明无奈地说 帮忙 其实是门面话,实质就是去打工! 我毕竟是大学老师,去端盘子洗碗有些拉不下脸来。

    现在最盼望涨工资,涨得越快越多越好,可开发商肯定会乘机抬价。 苏某明心里非常矛盾。为缓解经济压力,他希望国家能延长公积金贷款的偿还期限 我们俩刚过30岁,能工作的时间还很长,再说即使退了休,也能用退休金偿还啊!

    新生代负重成长

    作为新生代,年轻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和活力所在。然而在高房价下,众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精神压力,这种负重成长的状态影响深远。

    与苏某明、韩某思处境类似的城市青年家庭很多。收入低,积蓄少,房价高,加上无房会面临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令这些家庭背负着较重的经济、精神负担,不仅家庭的发展、和谐频频 亮起红灯 ,长远来看还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

    例如,巨大的买房压力使苏某明夫妇变得十分敏感和急躁。他们说,有时下班后本想一起聊聊天,可说着说着就会扯到房子上去,出言稍有不慎便会吵起来。苏某明在单位跟领导讨论教学、学科发展等工作时,也变得 穷横穷横的 ,交流缺乏耐心,时常给领导甩脸看或顶嘴。

    作为大学教师,硕士学位难以满足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苏某明和韩某思夫妇都急需进修。然而,由于房价高、经济压力大,夫妻俩都不敢去读博士。

    相比之下,苏某明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由于家庭条件好、收入高,不仅没有经济压力,买房后还能用剩余的钱放贷款或炒房产、证券获利,彼此之间的事业、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不和谐、难发展,社会又怎能和谐、发展? 苏某明等人认为 商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政府不能站错位,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必须跟上!


    本文对我有帮助?点击【右下角】的菜单里的"分享"按钮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沪上找律师,就上沪律网~
    上海律师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