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价下买房,是抗通胀,还是买了房地产的通胀? 选对物业,同样能抗通胀 适逢喜忧参半的时期。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2009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0.7%,12月CPI同比增长1.9%,两者均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也引发市场对通胀的忧虑。同期,国家对火热的房地产市场
高楼价下买房,是抗通胀,还是 买了房地产的通胀 ?
选对物业,同样能抗通胀
适逢喜忧参半的时期。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2009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0.7%,12月CPI同比增长1.9%,两者均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也引发市场对通胀的忧虑。同期,国家对火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眼下的楼市,观望气氛日益弥漫。
在通胀的压力下,如何保证自己的资产不贬值,这是去年和今年许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从2009年楼市的火爆中,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因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而成了最受投资者青睐的抗通胀工具之一。一年下来,广州楼价的升幅已经超越了GDP涨幅、CPI升幅数倍。
正因如此,在楼价已处高位的眼下,还是较好的入市时机吗?此时入市投资,还能抗通胀,还是会 买了房地产的通胀 ?业内人士较为统一的观点是,从中长期来看,买房是能抗通胀的。近期同样是入市时机,但得注意品种的选择。
房产是抵御通胀的最佳工具?
大米、食用油等日常用品不断升价,是百姓近期最切身的感受。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CPI两个数据,也都远高于市场预期。超预期的经济增长及通胀率,已令市场担心央行加息时间会大大提前,就连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都表示 要控制通货膨胀预期 。
老百姓如何能对抗通胀、令自身资产保值?2009年楼市的火爆给出了一个方面的答案:那就是买房。合富辉煌2009年底的统计报告中曾这样描述: 2009年6-9月,由于世界各国大量印钞票,对未来通胀预期使改善型需求和投资需求陆续加入买房队伍。这个阶段月均成交量超过80万平方米,并曾猛增至169万平方米。 在买房的理由中, 抗通胀 成为营销的最好理由。当然,选择买黄金、入股市也成为普通百姓眼中防通胀的主要渠道。
业内专家对买房抗通胀大多持正面的统一意见。众多经济界人士也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房产无疑是抵御通胀的最佳工具。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期,房产的价格能够随着物价的上涨一同上涨,这样不仅能够规避通胀造成的资产缩水,还能分享资产价值增长。
投资要选对入市时机和品种
买房,真的能抗通胀?中长期来看,是可以的。短期呢?中信证券以首付40万元、贷款60万元的买家、年通胀率6%作个案分析,最终结论是,只有房价两年内升值20%才能跑赢通胀。而在2009年,广州一手住宅均价从1月份至12月份的升幅,已经超过40%。该数据还是 均价 ,不少表现突出的楼盘,其价格在一年内的升幅还不止40%。这一数据,超过GDP、CPI数倍有多。
2009年买房的人跑赢了通胀,却也推着广州楼价达到了历史高峰。2009年12月,广州中心六区均价均超过万元大关,高楼价的当下,还能入市投资抗通胀吗?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一位高级经济师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房价创出新高、房地产存在严重泡沫的情况下,继续买房便是买房地产的通胀,而不是防通胀。 黎文江则认为,现在买房也能抗通胀,关键是看买什么房, 广州今年的楼价还是继续上升的,一般说,楼价升幅和广州的GDP增长率是同步的,没有疑问。特别是中心城区,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今年供应量减少,价格不可能下降。选对物业,一样能抗通胀。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同样认为 可入市 ,不过 投资者可以适当调整投资品种的结构,如考虑商铺、写字楼或是别墅等稀缺产品 。
达人支招
踏准节奏低谷入市
投资达人:马先生
职业:房地产
年龄:36
投资故事:6年买了3套房
投资心得:要抢在别人前买卖
对于房地产投资,马先生并没有放太多的精力,投资房产,只是偶尔为之的动作。不过,因为本身处于房地产行业中,偶尔为之的动作,也能出彩。
马先生的房地产投资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时,广州房价只有3888元/平方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房价最低的一年。敢在当时投资房产,要么是很了解房地产的人,要么就是 撞大运 了。
马先生2003年买的是天河区天河公园旁的上寓。当时楼盘还没开卖,因为是小复式产品,在当时市场上并不多见,所以 吹风价 要6000多元/平方米,比周边楼盘的售价都要高。在 吹风价 阶段,有些人在犹豫要不要下筹,但马先生下了,而且一下就是两套。因为是员工的关系,他认购的价格比6000元/平方米要略低。
料想不到的是,当时小复式产品太热了,当楼盘开始大规模展开宣传攻势时,吸引了很多买家,正式开盘时,价格已远远超过了马先生认购时的价格。过了没多长时间,楼盘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8000多元/平方米,马先生当时有将其卖掉的想法,后来觉得租金更加吸引,就放弃了。就是这一念之间,马先生就多赚了十多万元。到了2005年,该楼盘的价格上升到1万元/平方米左右,马先生将房子卖了。两年时间,房价上升了将近70%。两套40多平方米的小复式,马先生共卖了80多万元,比认购时约48万元的总价赚了32万元。
证明马先生是懂行的,还有另一次投资。在2008年年中,马先生再次出手,在白云区买入一套百多平方米的单位,同样是员工价,单价8000多元/平方米。目前该盘的二手放盘价多在1万-1.3万元/平方米之间。能连续两次在楼价低谷时入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 撞大运 了。不过,马先生目前还不准备放盘,因为他觉得有地铁开通等利好,该盘的价格还可以再高一些。
投资心得:要抢在别人前买卖
对于为什么总能在楼价低谷时入市,马先生认为,就是要踏准节奏,要抢在别人前面买卖。投资房产和股票都一样,最忌讳 人买我买,人卖我卖 。
而要踏准节奏,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政策的动向,因为政策总是在变化的。就像两三年前的楼市,出现调整是因为政策打压所导致,所以一旦政策有所放松,楼市很快就会反弹。 我在2008年看到经济形势不好,预计房地产的打压政策有可能会放松,就开始入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