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激发着众人购房热情的按揭房贷,由于有效地连接了开发商、银行和购房者三方主体,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近两年,银行与借款人、专业担保公司与借款人之间的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仅以商品房按揭贷款而言,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此类案件的受理数及在当年收案总数的比例分别是:2006年106年,占11%;2007年240件,占24%;2008年330件,占37%。
推荐阅读:
逾期交房 可解除购房合同
房产纠纷可以怎么解决?
房产证纠纷怎么处理
按揭房贷诉讼形形色色
案例一:
“一房两卖”坑了二手买房人
2004年4月,陈志明夫妇向某银行借款34万元购房,银行于2006年4月在当地房管部门领取了房屋抵押权证。因陈志明夫妇此后不再还款,银行于2007年6月起诉,要求解除借款合同,归还剩余全部借款本金29万元及利息,对登记抵押的房屋行使优先受偿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法院向陈志明夫妇送达应诉材料时,发现陈志明夫妇已经携款逃跑,房屋已转卖给小周。新的买受人小周面对法院张贴的公告,欲哭无泪,伤心欲绝,转而又怒气冲冲地将中介公司告上法院,声称收不回60多万元购房款誓不迁出。小周的遭遇虽然让人同情,但他强硬的态度并没有法律依据。根据物权绝对性原理,小周和陈志明夫妇签订的买卖合同并不能对抗银行已以不动产登记公示取得的抵押物权,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
案例二:
按揭房贷催生“连环诉讼”
李先生于2004年1月向无锡某银行贷款41万元购买别墅,借款期限为20年,采用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法偿还贷款。因其基本未按期履行,2005年3月银行诉至法院。李先生辩称,借款合同是其与某开发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从合同,开发公司在进行商品房买卖过程中故意隐瞒房产已被查封的事实,现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的诉讼已经提起,借款合同诉讼应中止审理。法院认为,商品房买卖合同与按揭贷款合同是各自独立又具有紧密关联的两个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因法律规定的原因被宣布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并不会必然导致贷款合同被宣布无效或撤销,即贷款合同并不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从合同。故法院最终支持了银行提前收回全部贷款的诉讼请求。
案例三:
退房停供惹出百万债务
2002年4月,沈婷向银行借款110万元用于购房。借款合同履行一年多,沈婷不堪忍受“房奴”的生活重压,04年12月忍痛割爱将新居退还给开发商,开发商将购房款返还给沈婷。因沈婷未按约偿还本息累计已满6个月,银行一纸诉状递至法院,主张解除借款合同,沈婷及其丈夫共同偿还本金及至2007年7月6日止的利息共计逾百万元。因为购房者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是独立于房屋买卖关系之外的,所以,双方协议解除购房合同并不同时导致解除贷款合同。购房者虽然退了房,但因为银行已经划付了借款,购房者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存在,其摆脱债务须经银行同意。法院最终支持了银行的诉讼请求,沈婷没有办妥相关手续就贸然停止月供,到头来依然要承担百万债务,本以为退房后如释重负,却不想“赔了房子又折钱”。
按揭房贷案件的五大特点和两大病因
按揭房贷案件基于其独特的法律性质,在审理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法律关系复杂。此类案件涉及到房屋买卖合同、借款合同、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房屋抵押贷款保险合同等多份合同关系。法律适用横跨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诸多法律部门,主债权、抵押权、保证债权、追偿权等权利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
购房人经济困难成主因。购房人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是10年、20年或者更长,贷款人在贷款时可能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贷款时也没有想到会遇到经济危机波及到自己预期收入状况,所以一旦因为股市缩水或者工作波动造成个人经济出现危机,就有可能出现短期内拖欠银行房贷的情况。